纵令听其自然,世事的长河也还是要流往其应流的方向
很久没有写作了,总觉得要写点什么,但又无从写起。
最近的人生感悟,如同流水一样,平淡无奇。
既无”新颖“的期盼,也无”旧有“的想念……
很久没有写作了,总觉得要写点什么,但又无从写起。
最近的人生感悟,如同流水一样,平淡无奇。
既无”新颖“的期盼,也无”旧有“的想念……
博客已于 2021-02-28 完成迁移🎉🎉 历史文章将逐步迁移完善~
本次变更主要如下:
博客从文档库的 Blog 栏目中独立出独立站点维护。并将博客定为为主站,文档库作为辅站。
类别 | 原 | 新 |
---|---|---|
博客域名 | https://flc.io/blog | https://flc.io |
文档库 | https://flc.io | https://docs.flc.io |
类别 | 费用 |
---|---|
域名 | 39.98美元/年 折合人民币约:260元/年 |
云存储、CDN、SSL证书 | 参考:2018年充值50元 截至2021年02月,剩余:35元 |
封面图转载自:百度百科
大多数的肢体行为,来自于内心潜意识的需求。表达、肢体或许可欺骗人,但内心的潜意识不会。
往往那些毫无防备,毫无压力,甚至极端情况下触犯到个人“底线”下的自然行为,才是最真实的内心需求,而这些才是最真实的人之本性。
无论生活、影视剧,我们常常看到的仅是对方直接所表达的行为,那些包括:我说的,我做的……
而日常的我们,对一个人的印象,则往往来源于这些“表面”的行为,所带来的的直接感受。
《了》的内容便是如此,不说内心,只说故事,只说肢体细节,由读者自行理解内心需求。
若没有感同身受的经历,或许无法理解书想表达的真实情感。
而我,希望这种能力,“你”没有~
我想变成一棵树;
开心时,在秋天开花;
伤心时,在春天落叶。
来自博客的签名,我曾说,我是向往自由的。
我总是想象自由的自己,但自由又是什么?
每个字都认识,合一起就看不懂。
我一开始也一样。。。
人们常说,人感知世界,此话何解?
人仿徨于事物表面,感知它们。并从中总结事物的特征,得出自己的经验,从而感知事物的存在。
但光凭经验还不足以感知世界。
因为由经验所感知的世界,只是“我与你”和“我与它”的组合。
“顺序一说”来自《剑来》这本小说,也让我对“顺序”一词有了一个新认识。
摘自原文的一句浅显道理:
觉得对错有先后,当然也分大小,不能拿一个后边的对,去掩盖前边的错,哪怕后边的对很大,前边的错很小,还是得先把前边的小错,掰碎了说开了,道理完完全全说透了,后边的对,才能真正站稳脚跟,这就像……一个人不能跳着走路。
按百度百科的解释:自恋是指自我崇拜,并过分关心自己完美的一种心理状态。
适度的自恋,是包涵一种自信的积极态度,这种心态对个人的发展是有利的。但过渡的自恋就变成了病态,甚至出现严重的人格分裂等。
当然,以上,是最常见,也是最通俗的字面意思。更多的人会把这个词当成贬义词去理解。
死并非生的对立面,而作为生的一部永存
—— 村上春树《挪威的森林》
早上最直接想到的一句话。曾经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字面意思。从书中主人公的结果而言,觉得它更倾向于是一句正能量的话。
死者与死者留下的意志,甚至其他可以影响的东西,都留给生者。而生者,则带着这些东西,继续活着。
主人公渡边君的好友木月死了,木月的女朋友直子去了精神病院;喜欢直子的渡边君继续活着,希望带着直子走出死者的阴影。最后的结局,就引用原书的一句话吧:
四季更迭,我与死者之间的距离亦随之渐渐拉开。木月照旧十七,直子依然二十一,永远地。